koko体育(中国)官方网站

NEWS

MORE +
scroll down

让人流连忘返的 贵州山水人文

2022-11-28

作者:

浏览量: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王淑宜 人物名片: 陈平

国际民间艺术组织(IOV)全球副主席,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教授,贵州旅游文化大使。 算起来,陈平与贵州的缘分有八年之久。“初次踏入贵州就被这里的山水人文之美深深打动”,她的话语间透着浓浓的情愫:“进进出出、来来去去,总有几十次了,每次离开时都有流连忘返的眷恋之心。

从黔东南到黔西北,贵州的八十八个县,我走了三十多个,穿梭在各种各样的小村庄。”于陈平而言,贵州有着远远比自然风景区更加吸引人的内容:肇兴侗寨风雨桥、鼓楼与歌坪上举行的“踩歌堂”“抬官人”;侗家人的乌米饭、打糍粑以及侗寨长桌宴上的高山流水与敬酒歌;声声入耳的芦笙交响曲与洪州琵琶歌;男子长发束辫,腰挂鸟枪、葫芦、牛角、砍刀,肩扛火药枪;女绾偏髻、插木梳,身着苗王方印图形三角裙的“文化孤岛”芭莎村;从江县一望无际、色彩缤纷、阳光下熠熠生辉的加榜梯田;装满人与自然生物圈中的智慧和绝唱的世界自然遗产茂兰喀斯特自然保护区,还有与之相生相依的古老民俗文化遗产——水书;是布依族、苗族、水族、瑶族村寨中几乎每家都用一台木质的织布机和它发出的吱吱声响;还是屯堡地戏中的神秘肃穆、百里杜鹃的壮丽恣意、万峰林的霞光万丈……“这让我无不觉得此生再来三十几次,也未必看得够。

 

11

 

陈平说,尽管贵州是大自然最宠爱的地方之一,但三十几年前,由于它山高水远、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落后,“交通靠走、通讯靠吼”,致使这些美丽的珍珠散落了一地,寂寞地躺在金山银山之间,等候着开启与探索。直到改革开放的春风吹醒了这块寂静缭绕的土地,西部大开发的列车开到了“天无三日晴、地无三尺平、人无三分银”的贵州:从全域旅游到大数据、大射电、云上贵州,从生态文明建设到手工艺复兴,贵州赶上了这趟飞速的发展列车。 “我与贵州是这样的亲近。”陈平是贵州省政府的旅游文化大使;国际山地旅游联盟的理事与专家委员会委员;最美杂志《乡村地理》的名誉主编;贵州《全域旅游》杂志的特聘顾问,她还在贵州大学建立了国际民间艺术研究院,制定了民间艺术专业硕士研究生的教学方案;她给贵州的县长、村长、村民和手工艺人们上过课;她策划参与了贵州“国际民间民族手工艺旅游产品博览会”,七年来,累计为贵州邀请了来自七十个国家的几百位手工艺人;她与贵州的绣娘们一起走在布拉格的街头,在欧洲的中世纪古堡里展示贵州美丽的手工艺;她随着贵州诸多的同仁们前往欧洲,推广推介贵州的旅游文化。“在这个美丽的地方,我有着众多的朋友们,很多手工艺人直接在微信里跟我互动留言。”在陈平看来,她与贵州结下的缘分美轮美奂。

“我是如此的自豪,也是如此由衷眷恋。”她说。 “贵州的,确切地说,是中国的乡村振兴美丽梦想都在逐步实现中,而我有幸参与其中,是多么生逢其时。”陈平为贵州的发展点赞,也深深地祝福百姓富、生态美的多彩贵州新未来。

上一页

下一页


关键词:

土地综合开发,保障性住房建设,新农村建设,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能源投资开发,现代农业,旅游资源投资发展,建设及经营